高阳,男,1984年7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床教研室主任、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委员会委员、《矿床地质》编委。主要从事金属矿床成因及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黄金集团科研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科研项目。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7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创新成果:1)东秦岭-大别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作用研究。首次厘定了东秦岭地区近年来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为三叠纪;提出了东秦岭-大别山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斑岩型钼成矿作用与A型花岗岩具有紧密的成因联系。2)对蒙古重要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开展成因研究,同时开展境外资源潜力评价工作。3)对比研究蒙古-鄂霍次克成矿带境内外成矿规律,同时对典型铜钼及铅锌矿床开展矿床成因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